当前,加拿大两大主要城市——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新公寓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。从楼花热潮到库存大量积压,数以万计的买家与投资者被套牢,开发商资金链断裂,城市住房市场前景蒙上阴影。
近日,加拿大知名杂志Maclean’s以The Condo Crash为题,梳理了这场危机的成因与演变,揭示了房地产周期的残酷规律,也提醒人们——繁荣背后,风险始终存在。
投资梦碎:从财富幻象到血本无归
2022年春,来自蒙特利尔的Nizar Tajdin在多伦多富人社区Forest Hill购买了一套预计2024年交房、面积468平方英尺的一居室楼花,价格约$85.5万元。
他掏出自己仅有的$6万元积蓄,并向家人借了一些钱,凑够了10%的定金,打算等到交房前以更高价格转手,从中获利。
这样的楼花“转让销售”在当时盛行一时,被视为稳赚不赔的投资捷径。此时,多伦多的公寓均价达到了$80.8万元,而且此前多年,多伦多的公寓需求激增,价格一路高奏凯歌。
然而,2022年夏,多伦多楼市见顶。加拿大央行加息导致借贷成本飙升,买家迅速撤退,导致多伦多的公寓销量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暴跌了43%。
到2024年第一季度,多伦多公寓均价比高点下跌近$10万元,降至$69.6万元。
随着成交日期的临近,Tajdin开始恐慌;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市场会意外反弹。然而,到了2024年2月,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,交房日期到了,Tajdin却没能卖掉手上的楼花。
Tajdin最终无法完成交房,不仅定金被没收,还面临开发商的违约诉讼,要求其支付$86万元的违约金、利息和律师费。
开发商最终以$42万元的价格将公寓卖给了另一位买家,这还不到Tajdin两年前约定购买价的一半。
Tajdin 是数千名受加拿大公寓市场崩盘影响的加拿大人之一。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中产阶级购房者;他们一直认为,大城市的公寓是安全的投资场所——而当市场跌至谷底时,他们却成了最大的输家。
繁荣的前奏:低利率与投机氛围
自2022年达到顶峰以来,多伦多的公寓价格跌了16.5%,温哥华的公寓价格跌了9%。要理解这场危机,必须回顾市场的繁荣期。
几十年来,房地产一直被认为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尤其是在加拿大最昂贵的城市。长期以来,情况确实如此。
自1990年代以来,加拿大房价稳步上涨,间或有短暂的波动。尤其是2008金融危机之后,加拿大央行长期维持低利率,贷款成本极低。
2005年,大多伦多地区公寓的基准价格约为$20万元。十年后,这一价格超过了$30万元。到2020年,这一价格已接近$60万元——15年间翻了三倍。相比之下,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在同一时期仅翻了一番。
而且与股市不同,公寓似乎不受金融冲击的影响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市值蒸发了近一半,耗时数年才恢复。公寓价格仅受到小幅冲击,随后持续飙升。
与此同时,大城市人口增长、土地紧张,让公寓成为开发商和买家的首选。
开发商在销售中采用“VIP认购—提价—公开发售”的节奏,强化了投机氛围。投资者比例逐年上升,到2019年,多伦多新公寓中有38%用于投资,温哥华更是高达46%,接近一半。
这股热潮推动房价持续上涨。
2020年,热潮似乎一度即将结束。由于新冠疫情期间经济陷入困境、移民停滞以及全球市场动荡不安,加拿大房贷和住房公司(CMHC)预测平均房价将下跌高达18%,并且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。
然而,事实却截然相反。为了避免经济崩溃,加拿大央行在2021年全年将利率维持在0.25%的低位,以鼓励借贷和消费。房价非但没有下降,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。
2019年第一季度,多伦多公寓的平均价格为$56万元。到2022年第一季度,这一价格已升至$80.8万元,涨幅接近五成。几乎所有人都相信,房价将一如既往地走高。
繁荣的另一面是隐患。单位面积不断缩小,多伦多新建公寓的面积中位数从2005年的1000平方英尺下降到2020年的650平方英尺;租金与房贷之间的缺口逐渐扩大;质量问题频频曝光。
但这些问题在价格上涨的浪潮中被忽视。
崩盘来临:利率反转与需求骤降
2022年初,市场达到顶峰。很多投资者像Tajdin一样,盲目冲进楼花市场,期待短期套利。
然而,正如以往周期中出现的情况,过度乐观往往意味着转折点即将到来。
2022年3月,加拿大央行加息,标志着廉价货币时代的终结。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,利率又加息了9次。由于房贷成本飙升,大多伦多地区新建公寓的销量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跌至15年来的最低点。
投资者首先撤退,成交量大幅萎缩。2023年至2024年,公寓均价下跌超过15%,一些项目甚至腰斩。
与此同时,贷款审批变得严格,许多买家发现银行的估值远低于合同价,无法获得足够贷款。还有一些贷款机构则因为公寓面积过大而直接拒绝提供房贷。
面积太小的也不行,许多银行不愿批准面积低于400平方英尺的公寓的抵押贷款,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,因为担心这些公寓转售或出租会比较困难。
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多伦多的“The One”超高层项目在2023年10月因债务违约进入破产管理程序,成为市场转折的标志性事件。
此后两年,开发项目延误的情况屡见不鲜。自去年年初以来,多伦多至少有28个项目(共计5700多套公寓)取消、推迟或进入破产管理程序。
利率上升引发了经济放缓,人口和建筑成本等因素让情况变得更糟。
首先,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受阻,建筑成本大幅上涨,关税也导致铝和钢铁的成本飙升。
然后,从去年开始,联邦政府减少了移民,尤其是临时外劳和国际学生,加拿大的人口增长自此停滞。截至今年第二季度,安省和BC省的人口实际上出现了下降。去年,多伦多有近1万二、三十岁的年轻人流失到加拿大其他地区;温哥华则流失了5700人。
如今,市场正进入痛苦的调整期。截至今年春季,多伦多待售新房库存总计超过2.3万套,按照目前的速度,需要近五年时间才能售出。其中,近2000套已建成并空置,超过1.1万套正在建设中,另有约1.1万套处于前期建设阶段。大温地区目前已建成并空置的房屋超过2000套,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3500套。
低谷之后
其实,这一切并不新鲜。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是周期性的。
1990年代初,多伦多就经历过类似一幕。据TREB的历史数据,1985年至1989年,房价暴涨151%,从$10.9万元升到27.4万。随后连续7年下跌,到1996年跌至$19.8万,降幅接近30%。
那场下跌,直到2002年市场才重新回到高点。今天的场景,与当年惊人相似。
问题是,这次低谷会持续多久?
CMHC在最新预测《2025年夏季住房市场展望》中指出,加拿大楼市场将在2025年继续降温,房价预计将下跌约2%,真正的复苏要到2026年中才会出现。
道明银行(TD)的经济学家也指出,目前的销售量,按人口比例计算,已经接近1990年代初的低谷。换句话说,市场正在“贴地板”。
长期来看,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和人口增长仍将支撑住房需求。
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,过去三年加拿大人口年均增长超过100万,是历史高位。这意味着,需求并没有消失,而是暂时被高利率压制。一旦利率下降,需求可能会重新释放。
免责声明:本网发布新闻仅为传播即时消息为目的,不确保内容准确或真实性,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。如文章有错误或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联系邮箱:58winnipeg@gmail.com
网友留言评论